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象地說是“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國出現了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局面,不僅我們確定的目標不能實現而且必定會產生災難性后果。中國近代以后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一百多年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2012年12月15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
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要經常審議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要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研究確定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要方針和政策,研究提出處理重大財經問題、重大生產力布局、重大建設項目的原則和措施。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本地區經濟工作的領導,把握客觀規律,結合地方實際,把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
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我們黨有八千五百多萬黨員,在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執政,如果不嚴明黨的紀律,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會大大削弱,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就會大大削弱。毛澤東同志說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就有力量。沒有理想,沒有紀律,就會像舊中國那樣一盤散沙,那我們的革命怎么能夠成功?我們的建設怎么能夠成功?”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窮兇極惡的敵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靠的是鐵的紀律保證。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同樣要靠鐵的紀律保證。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
黨章是我們黨的總章程、總規矩。嚴明政治紀律就要從遵守和維護黨章入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不是一個空洞口號而是一個重大政治原則。在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關系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正確處理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系,任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作部署都必須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這是黨員的權利。但是,決不允許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意見,決不允許公開發表違背中央決定的言論,決不允許泄露黨和國家秘密,決不允許參與各種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決不允許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
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論擔任何種職務、從事何種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已是一名在黨旗下宣過誓的共產黨員,要用入黨誓詞約束自己。要強化程序觀念,該報告的必須報告,該打招呼的必須打招呼,該履行的職責必須履行,該承擔的責任必須承擔,少些“邁過鍋臺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諸葛亮”的行為。要有擔當意識,遇事不推諉不退避、不說謊,向組織說真話道實情,勇于承擔責任當前,在遵守和維護政治紀律方面,絕大多數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做得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數黨員干部政治紀律意識不強,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有的對涉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政治問題公開發表反對意見:有的地方和部門對維護黨的政治紀律重視不夠,個別的甚至對中央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有的黨員干部想說什么說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有的還專門挑那些黨已經明確規定的政治原則來說事,口無遮攔,毫無顧忌,以顯示自己所謂的“能耐”,受到敵對勢力追捧,對此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些問題在黨內和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黨內決不允許有不受黨紀國法約束、甚至凌駕于黨章和黨組織之上的特殊黨員
現代政黨都是有政治紀律要求的,沒有政治上的規矩不能成其為政黨。就是西方國家,主要政黨在政治方面也是有嚴格約束的,政黨的重要成員必須擁護本黨的政治主張、政策主張,包括本黨的意識形態。大家注意看就知道,西方國家議會投票,往往是政黨壁壘分明一個黨的議員要不就是都反對,要不就是都支持。這說明了什么?不就是各黨對自己的黨員有政治上的約束嘛!對那些在政治上行動上與本黨離心離德的黨員,西方國家政黨也是要執行紀律的,甚至給予開除處分。一個政黨,不嚴明政治紀律,就會分崩離析。蘇聯解體前,在所謂“公開性”、“民主化”的口號下,蘇共放棄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允許黨員公開發表與組織決議不同的意見,實行所謂各級黨組織自治原則,一些蘇共黨員甚至領導層成員成了否定蘇共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急先鋒,成了傳播西方意識形態的大喇叭,蘇共黨內從思想混亂演變到組織混亂。最后,這樣一個有著九十多年歷史、連續執政七十多年的大黨老黨就嘩啦啦轟然倒塌了。人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蘇共早年在有二十萬黨員時能夠奪取政權,在有二百萬黨員時能夠打敗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二千萬黨員時卻丟失了政權、丟失了自己,這是為什么?我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治紀律被動搖了,誰都可以言所欲言、為所欲為,那還叫什么政黨呢?那是烏合之眾了。
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必須執行。毛澤東同志說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黨的各級組織要自覺擔負起執行和維護政治紀律的責任,加強對黨員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對大是大非問題要有堅定立場,對背離黨性的言行要有鮮明態度,不能聽之任之、置身事外。發現違反政治紀律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提醒和糾正,對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要堅決制止。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現在,我國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分工日趨復雜、形態更加高級、國際國內聯動更加緊密,對黨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分析形勢還是作出決策,無論是破解發展難題還是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都需要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那種習慣于拍腦袋決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規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要更加注重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預判,完善決策機制注重發揮智庫和專業研究機構作用,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確保制定的重大戰略、出臺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觀規律。要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問題,避免埋釘子、留尾巴。
2016年10月10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不能搞成擺設。
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放棄或忽視其中任何一點,都不可能實現黨的領導。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歸結到一點,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把方向,就是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確保國有企業堅持改革發展正確方向。管大局,就是要堅持在大局下行動,議大事、抓重點,加強集體領導、推進科學決策,推動企業全面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保落實,就是要管干部聚人才、建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領導群眾組織并發揮其作用,凝心聚力完成企業中心工作,把黨中央精神和上級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要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在組織架構上,要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全面推行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由一人擔任。“進入”就要盡責,“任職”就要職,“一肩挑”就應該具備兩個職務所要求的條件和能力,不能降格以求。正所謂“用人必考其終,授任必求其當”。在決策程序上,要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在深化改革中,要堅持和落實黨的建設和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建工作同步開展,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和工作對接,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和加強,堅決防止以深化改革為名,在一片加強聲中弱化黨的領導、削弱黨的建設。
堅持國有企業黨的領導,不能含含糊糊的。公司章程是企業內部的根本法,要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這個問題沒有什么可回避的,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都明確了黨的領導地位,一個公司章程有什么好回避的!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就是不寫,人家也知道我國國有企業是有黨組織的。這個問題不說清楚,我看結果不是迷惑了敵人,而是迷惑了自己!
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要立足我國國情,不要生搬硬套外國的做法。公司治理本來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世界經合組織認為:“好的或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具有國家特性的,它必須與本國的市場特征、制度環境以及社會傳統相協調。”“英美模式”也好,“德日模式”也好,只是公司治理一般性原理在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反映。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當然要同大的體制合拍,不要向西方企業看齊,也不可能看齊。
在實際運行中,要處理好黨組織和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明確權責邊界,做到無縫銜接,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國有企業黨委(黨組)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企業其他治理主體要自覺維護這個核心。這應該是一種制度安排,不能把“參與決策”變成“陪襯決策”,不能以書記個人參與決策代替黨組織集體研究討論。企業黨委(黨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體,既維護董事會對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權,又保證黨組織的意圖在重大問題決策中得到體現。必須明確,借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否定或取消黨的領導無疑是錯誤的,但把黨組織直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決策和指揮中心也不符合企業黨組織功能定位。這方面,一定要把握好,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一些地方和企業探索了很多做法,要總結提煉,形成制度規范,從面上加強指導推動。
黨組書記(兼董事長)主持黨組會研究“三重一大”事項,要充分民主、有效集中,防錯糾錯。主持董事會時,要通過領導黨員落實組織意圖。黨組不直接領導經理層,但進入經理層的黨組成員和黨員要落實黨組決定。進入董事會的黨組成員和黨員要按黨組決定在董事會發表意見,向黨組報告落實情況,黨組要對未執行黨組決定的黨員批評糾正。
黨和人民把國有資產交給企業領導人員經營管理是莫大的信任。信任是最大的關懷,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關心不能忘了嚴管。要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從思想深處擰緊螺絲。要突出監督重點,強化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制,突出工程招投標、改制重組產權變更和交易等方面的監督,堅決改變內部無人監督、外部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要嚴格日常管理,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加大綜合考核評價和提醒、函詢、誡勉力度,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要整合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要抓緊研究干部管理體制改革,解決當前部分企業一把手和班子成員兩家分管存在的弊端。要深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出資人監督,把管資本為主和對人監督結合起來,保證投資運營公司國有資本安全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股權董事履行職責。要深刻分析新形勢下監事會如何發揮作用,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辦法。要研究解決中央企業監督執紀問責不嚴、監督責任虛化缺位的問題企業紀檢組要督促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督促董事會中的黨員落實黨組織決定,在上級紀委指導下建立同地方紀委、司法機關、審計機關等經常性溝通協調機制。
現在,已有八十五家中央企業納入建設規范董事會試點,外部董事已占多數,但如何發揮好作用要深入研究。一些外部董事“只拿錢、不理事,只投票、不拍責”。在查處的多起企業重大決策失誤案件中,外部董事都不看可行性報告、盲目投贊成票,而且至今沒有一個受到追責。首先要明確,外部董事是黨派到企業去的,要對黨負責、對黨盡責。對外部董事,要精心挑選,首先看政治素質,然后必須是專業化的,并且要嚴格管理并進行決策失誤問責追責。
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內在要求,要在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不能當口號喊。要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業務公開,落實職工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充分調動工人階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企業在重大決策上要聽取職工意見,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必須經過職代會審議。要堅持和完善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鼓勵職工代表有序參與公司治理。